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ORACLE好用script

看照片,感覺是怪咖一個。
不過,他寫了不少好用的oracle script哦!


My name is Vitaliy Mogilevskiy -- I started working with ORACLE Products in 1996 (Oracle v7, 7.3.4 was pretty good). What you will find here is what works for me day in day out - 24×7x365 - simple ORACLE DBA Tools written using components that are available on every Unix platform with an ORACLE database — sqlplus and KSH.

DBAToolZ

Lightweight Oracle DBA Tools


Id. Category Cnt.
1 APPS General 2
2 APPS Installation 3
3 APPS Concurrent Programs 6
4 APPS Concurrent Managers 9
5 APPS Administration 9
6 Data Files 13
7 Tablespace 26
8 Utility 19
9 Index 8
10 Redo Log 8
11 Rollback 5
12 Maintenance 16
13 Reverse Engineering 8
14 SGA Maintenance 16
15 Table 20
16 User Management 28
17 Statistics 13
18 Storage Management 9
19 Database Init Parameters 2
21 Locks 5
22 Segment Management 19
23 Backup Management 2
24 Parallel Query 1
25 SQL Tracing Tuning 20
26 Partitioning 3
27 Favorite Scripts 34

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安裝telnet小小心得

我在ubuntu9.04中安裝telnet服務!
較關鍵的地方,我用紅字標記起來。

其實在ubuntu中安裝軟體不難,APT的設計真的很不錯。
目前的UNIX演化,大家都不用telnet了,因為它的安全性很可議。
遠端登入的功能被SSH取而代之~
不過,透過一些安全性的設計,像是設限可登入IP,改變port,運用超級服務...
telnet有時還是很好用的~
安裝過程中,我注意到,它居然是寫到 inetd.conf,而不是xinetd.conf?
真的有點蹊蹺?原來就Debian系而言,inetd還依然是超級服務的原型,可不是說換就換。
還是需要動動手腳,才能移到xinetd上運作。

過程中的說明,指出若是要改成用xinetd,要用itox指令,進行移轉作業。

root@ubuntu94:/etc/xinetd.d# apt-get install telnetd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telnetd
0 upgraded, 1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0 not upgraded.
Need to get 42.7kB of archives.
After this operation, 156kB of additional disk space will be used.
Get:1 http://tw.archive.ubuntu.com jaunty/universe telnetd 0.17-36 [42.7kB]
Fetched 42.7kB in 5s (8294B/s)
Selecting previously deselected package telnetd.
(Reading database ... 52983 files and directories currently installed.)
Unpacking telnetd (from .../telnetd_0.17-36_i386.deb) ...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man-db ...
Setting up telnetd (0.17-36) ...
Adding user telnetd to group utmp
---------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XINETD USERS ----------
The following line will be added to your /etc/inetd.conf file:

telnet stream tcp nowait telnetd /usr/sbin/tcpd /usr/sbin/in.telnetd

If you are indeed using xinetd, you will have to convert the
above into /etc/xinetd.conf format, and add it manually. See
/usr/share/doc/xinetd/README.Debian for more information.
Suggested entry (automatically converted using itox):

service telnet
{
socket_type = stream
protocol = tcp
wait = no
user = telnetd
You must use option -daemon_dir if you use tcpd
-----------------------------------------------------------


root@ubuntu94:/etc/xinetd.d#





可是我找到建議參考的文件README.Debian,卻看到同目錄下的另一個文件 README.update-inetd。
文件裡頭建議可以使用 xconv.pl 來轉換,而且似乎更友善,更強大!
看副檔名是pl,可以猜出是perl指令稿!
用法也簡單:
# xconv.pl < /etc/inetd.conf > /etc/xinetd.conf

無意間獲得的小小心得,筆記起來囉。

oracle投影片

搞ORACLE也有一小段時日了。

總覺得這種大部份靠自修的學習之路,一直走得很艱辛!
其實走出校園以外的現實社會,想好好再進修學習一門技術。
真的不容易,現實生活可是充滿變數和挑戰的。
之前計劃考的認證?天哪!現在小兒子剛出生,又看似遙遙無期了~

如果很幸運的,網友你的服務單位願意讓你有進修的機會。
真的要好好把握!
唯有一直充實自己,投資自己。不讓進步的浪潮淘汰!
才是殘酷社會的生存之道。

待在學習資源不是很充足的公司裡,我也只能自立自強了。
書嘛!都自己印,因為買書的金錢額度,挪去買小孩的日用品。
教學影像?還好網路上一堆,中國大陸的朋友,感謝您們囉。

但台灣的朋友也是很長進的。
可能是多了智慧財產權考量,分享的ORACLE DBA技術不多。

以下網址

http://www.authorstream.com/user-presentations/tomkuo139/

值得一看再看!

瞧瞧先~


作者的網誌 昭佑.天翔

ORACLE開發集[轉]

http://www.itpub.net/563014.html

一、PL/SQL部分
1、(中文) oracle sql function.ppt 3 楼
2、(中文) PLSQL程序设计.pdf 4-11楼
3、(中文) oracle_sql性能优化.doc 12楼
4、(中文) SQL Performance Tuning.doc 13楼

二、Form 部分
1、(中文)Form_Builder_Basic_Development.doc 14楼
2、(中文) Form Builder Develop.doc 15楼
3、(英文) Oracle Applications Developer's Guide.pdf 16-17楼
4、(中文) PPT Form开发入门教程.ppt 18楼
5、(中文) FlexField.ppt 19楼
6、(中文) open_form,call_form,new_form的详细讲解及区别 20楼
7、(中文) Oracle Applications 11i 二次开发经验总结.PDF 21楼
8、(英文) extend_apps_forms.pdf 22-23楼
9、(中文) form builder内置函数说明.pdf 24楼
10、(英文) Trigger Execution Sequence in Oracle Forms 25楼


三、Report 部分
1、(中文) CrystalReport.chm 26-28楼
2、(英文) Crystal Enterprise.pdf 29楼
3、(中文) Iss Report Builder Basic Development.doc 30-31楼
4、(英文) ReportBuilder_ReferenceManual.pdf 32楼
5、(英文) Report Training Material(PPT) 33-34楼

四、Workflow 部分
1、(英文) workflow_student_guide.pdf 72-73楼
2、(中文) OracleERPworkflow.ppt 74楼
3、(英文) Oracle Workflow and Approval Hierarchies.ppt 75-76楼
4、(英文) Oracle WorkFlow Developer's Guide.pdf 77-79楼
5、(中文) 工作流使用说明.doc 80楼

五、GL 部分
1、(中文) Oracle General Ledger User's Guide 11i.doc 82-83楼
2、(中文) ORACLE财务管理系统培训手册—总帐模块(GL).doc 84-85楼
3、(中文) GL HTML帮助文档(用户手册) 86-87楼
4、(英文) OracleGeneralLedgerRel.11i for foundation.ppt 88楼
5、(中文) 总帐模块培训.ppt 89楼
6、(中文) Oracle 总帐管理.ppt 90楼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有心想學LINUX的人

GNU/Linux 初探

這是很久就有的一篇文件!
很像教學文件,也有作者的學習心得。

前幾天,表哥端余回來看阿公,因為阿公的身體狀況不是很好。
閒聊之餘,突然問起我:「LINUX好不好學?好不好用?」。
我一時之間難以回答,只說想學的話的,我可以幫忙指導排除一些學習障礙。

回去找找以前曾看過的書籍和電子文件,發覺這篇其實寫得很不錯,對入門的人應該很適合。
舊文新賞,推薦給有心想學LINUX的人。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有關 coLinux [轉貼]

coLinux:在Windows下运行的Linux

coLinux可以在Windows下运行,看上去像虚拟机一样。但实际上,它在Linux内核层次上与Windows系统相结合,因此运行速度相当快, 和在真正硬件上运行没有多大的区别。而且,coLinux还引入cofs的概念,使用它可以在Linux下mount本地Windows的目录,以实现两 个系统的数据交换。

我利用Debian Etch定制了一个系统映像,可以在Climbing提供的空间里下载:

http://nufans.net/upload/linux/grub4dos/debian/

安装说明:

1、下载coLinux-0.7.1-20070326.exe,安装。
2、下载root.rar,swap.rar和colinux.cfg,放到D:\。解压root.rar和swap.rar,生成root.fs和swap.fs。
3、用以下命令可以启动映像中的Linux系统:
colinux-daemon @D:\colinux.cfg

coLinux使用技巧:
1、把coLinux作为服务启动。
可以进入coLinux的安装目录,然后用以下的命令把coLinux安装为服务:
colinux-daemon --install-service colinux @d:\colinux.cfg

可以在服务管理器把colinux服务社为自动,那么每次启动Windows时自动启动colinux,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手动启动:
net start colinux

2、网络设置
在coLinux内访问网络有三种方式:

1) slirp
这是最简单的方式,coLinux作为一个应用程序,直接使用host的网络。而且,也可以把host上的某些端口映射到colinux上。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比较慢,而且某些应用无法实现。例子:

eth0=slirp,,tcp:2222:22/tcp:8080:80

2)tuntap
这是通过一个虚拟的网络设备和coLinux通信。例子:

eth0=tuntap

coLinux内需要访问外部网络的时候,可以在真正的网卡上启动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 也可以建立Bridge Connection,把真正的网卡和虚拟的网卡连接起来。

3)pcap-bridge
这是利用WinPcap来实现的桥连接。首先要安装WinPCap,然后选择某一本地网络设备进行连接,例子:

eth0=pcap-bridge,Local Area Connection

"Local Area Connection"是进行连接的网络设备的名字。

3、cofs
在配置文件里增加这样一行:

cofs0=D:\

在coLinux内可以使用以下的命令

mount -t cofs cofs0 /mnt/d

这样,coLinux里/mnt/d的内容就是host里的D:\。

可以在fstab里增加以下的一项,使得每次启动coLinux时自动装载/mnt/d

cofs0 /mnt/d cofs defaults 0 0

4、利用ssh登陆coLinux系统。

首先,要建立一个普通用户,ssh是不能使用root来登陆的。

并且,coLinux里要使用静态的IP设置,而不是dhcp,网络配置的信息是在/etc/network/interface文件里。例子: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10
gateway 19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
network 192.168.0.0
broadcase 192.168.0.255

然后,下载ssh客户端程序,在Windows下可以使用putty。利用putty可以登陆到coLinux系统中。

5、X-Window
在coLinux里也可以运行X-Windows的程序,步骤如下:

1)安装shell:

apt-get install rxvt

当然,这里也可以使用xterm。不过rxvt要小一些。

2)安装X-Window服务器

这里的X-Window服务器是指host里运行的服务器,而不是Linux内的XFree86/X.org服务器。Windows下比较好用的X-Window服务器是XWin32。cygwin里也包含了X-Window服务器,不过我没有使用,不知道效果如何。

3)coLinux内使用静态的IP设置。在这里假设coLinux的IP是192.168.0.10,而tap虚拟网卡的IP是192.168.0.1

4)启动X-Window程序。
可以在coLinux内使用以下命令启动rxvt:

rxvt -ls -display 192.168.0.1:0

如果使用XWin32,还可以建立一个session,在里面填入ssh登陆coLinux的用户,密码和启动命令。这样的话,启动session时就可以直接运行rxvt了。

在rxvt下可以运行其他的X-Window程序。

====================
看了http://colinux.wikia.com/wiki/Main_Page后,才知道colinux没有虚拟显卡,实现不了X,但可以通过C/S模式实现。

但后来想了,如果colinux不装X-windows以及桌面,那怎么实现呢?

但是那个ROOT.FS就是装不上X、RXVT,郁闷之极。

没有办法,只好看http://colinux.wikia.com/wiki/Linux_Distributions自己
重作了个ROOT.FS.咳,真辛苦啊!

然后又看了 http://colinux.wikia.com/wiki/Cy ... hing_Cygwin_Xserver
按步骤操作(很漫长的,后来才加了个台湾的源才快些):
apt-get install xorg
dpkg-reconfigure xserver-xorg
apt-get install xfce4
apt-get install vncserver
vncserver :1 -geometry 1024x768 -depth 16

WINDOWS 里面装了个UltraVNC(UltraVNC.sf.org下的),然后连接
debian的IP(192.168.0.2:1,1是刚才在DEBIAN 中设置的端口哦),
天啊,居然成功了,出现了XFCE4的画面。

随后试了下SSH与PUTY的搭配,非常的好啊。字体窗口可以在PUTTY中设置。可以把COLINUX的运行设置成WINDOWS的服务的形式,这样COLINUX用起来就更爽了,连窗口就不要了。

CYGWIN 以及 x-win32还没有试呢。
=============

接上,cygwin,x-win32都是在windows下实现X环境的。cygwin需要安装下载很多东西,配置繁琐;X-WIN32也需要安装重起,并且是商业软件。还有一个XMING需要WIN XP以上系统支持,我用的是2K,没有试用,谁用下说下怎么样。

相比较而言,还是直接在COLINUX制作的LINUX镜像中实现X环境,利用VNC,比较简单、实在。VNC的WIN客户端体积又小,可以免安装。更关 键的是,LINUX镜像的X-WINDOWS能够实现在WINDOWS下和直接启动下两用;并且可以实现把这些东西都放在大容量U盘中或移动硬盘中,利用 GRUB4DOS和COLINUX稍加配置即随时可实现两用的LINUX,免去硬盘分区安装LINUX的麻烦。

如不要X的话,还是用SSH和PUTTY比较好,或者COLINUX启动时加上“-t nt"在BASH下实现与WINDOWS复制粘贴。

colinux能在WINDOW下安装各种LINUX,它的WIKI介绍的挺详细的。支持各种分区、光驱、ISO镜像文件等,还有COFS及网络。对了,忘了说下,它在sourceforge.net上面的那些版本很久没更新了,并且有很多BUG。用http://www.colinux.org/snapshots/最新版0.8比较好一些,也方便安装LINUX。

COLINUX比QEMU、VMWARE来安装LINUX占用的系统资源非常少。对于需要用LINUX又离不开WINDOWS的人来说,以及像我这样刚接触LINUX的人来说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收集的有关链接:
空白镜像:http://gniarf.nerim.net/colinux/blank/
空白镜像制作:http://colinux.wikia.com/wiki/ExpandingRoot
镜像定制:http://colinux.wikia.com/wiki/Linux_Distributions
X-COLINUX:http://colinux.wikia.com/wiki/XCoLinux
colinux下载: http://www.colinux.org/snapshots/
debian4.0: http://cdimage.debian.org/debian-cd
开源的VNC:http://ultravnc.sourceforge.net/
BEAN的INITRD:http://bbs.znpc.net/viewthread.php?tid=3327&extra=page%3D1

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CentOS和openSuSE的比較

本來以為SUSE和RHEL的差異不大,没想到真正使用過,才了解到當中差異的奧妙之處!
果然懂愈多,才知道自己實在是無知的可憐啊~
不過實戰使用SUSE的經驗,是要比REDHAT要好很多,尤其是YAST實在很POWERFUL.

紅帽[RedHat]是進行商業行為的公司,網威[NOVELL]也是!
REDHAT推 RHEL,而NOVELL則是推 SUSE.
而CentOS由RHEL衍生而來,openSuSE則由SUSE衍生而來.

CentOS與OpenSuSE的rc script

還有呢?

SuSE没有rc.local

才剛決解那台 DL380 G4的磁帶機問題!
後續才又發現,我忘了設定成每次開機都能自動註冊SCSI裝置,好抓到磁帶機.

以前用RHEL版本,有個檔案叫 rc.local 能讓我們開機過程中,自動去執行它.
也就是把 載入 st 模組,註冊SCSI裝置等動作,寫到 rc.local 檔中.
那我就不必每次重新開機,就手動去啓用磁帶機!
有點像是windows下的 [開始>程式集>啓動]目錄,
你想在開始用電腦前,就自動執行好那些程式或指令.
只要放捷徑在裡頭,開機的過程中,就能自行運作起來.

BUT~我現在可是改用openSUSE了啊!
發現它居然没有 rc.local 檔案可以利用.

找了一下系統目錄,真的不是我眼花,是真的SUSE不用 rc.local 這檔案.
真是TMA @ # $ % & ~

SUSE是改成使用比較嚴謹的作法!
配合開機過程,分別有四個檔案,讓系統管理者運用.
如下所列:
boot.local
halt.local
before.local
after.local

boot.local 和 halt.local這兩個,望文生義,可以推論是配合開機和關機時的 script .
before.local 和 after.local 則是以 runlevel 那為依據配合著運用.
而且 before.local 和 after.local 預設不存在於系統中,需要自己去創建.

那麼 rc.local 是等同於那一個檔案呢?
在RHEL系統中,其實 rc.local 檔案,等於是runlevel 程序中的 S99.

所以呢? rc.local 應該和 boot.local 功能類似,但不完全等於.
也應該可以用 after.local 來達到 rc.local 的效果!

真的想要在SUSE中運用 rc.local ,乾脆就比照RHEL作法,寫成和 /etc/init.d/* 一樣的 script .

以下擷自官網文件,以為參考:
+============================================================+
Hi. I was missing a rc.local (as in redhat/fedora) in order to launch
some programs/daemons AFTER the whole system has booted. I found
"/etc/init.d/boot.local", but there we can read:


# /etc/rc.d/boot.local
#
# Here you should add things, that should happen directly
# after booting before we're going to the first run level.


This is, things are launched BEFORE going into the first runlevel. In
fedora's rc.local, things are launched AFTER the system has booted:


# /etc/rc.d/rc.local
#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Well, I've made a script that simulates Fedora's rc.local. I show it
since it can be useful for many people. It would be nice if Suse guys
include something similar into next releases of Suse.


Steps to simulate rc.local in Suse:



1) Create a "/etc/rc.d/rclocal" script, with this content:


----------------------------
#! /bin/sh



## This script simulates redhat's rc.local (Add commands at the end)


### BEGIN INIT INFO
# Provides: rclocal
# Required-Start: $local_fs $remote_fs $network
# X-UnitedLinux-Should-Start: $ALL
# Required-Stop:
# X-UnitedLinux-Should-Stop:
# Default-Start: 3 5
# Default-Stop: 0 1 2 6
# Short-Description: Simulates rc.local
# Description: Simulates redhat's rc.local: contains
# commands to execute after system has booted (all services are already
# available)
### END INIT INFO


## Execute ony when service is started
case "$1" in
start)
## commands will be executed
;;
*)
exit 0
;;
esac



# vvvvv Add your commands bellow this line vvvvv
----------------------------


2) Add executable permision: chmod +x rclocal


3) Create symlink to make it easy to find: ln -s rclocal rc.local


4) Activate the service by using yast2:
yast2 > System > Runlevel editor > rclocal > Enable



You can add/remove commands to /etc/rc.d/rc.local anytime you wish.

+============================================================+

最後,回歸到那個開機自動抓磁帶機的問題!
基本上,我只要寫兩行!

modprobe st
echo "engage scsi" > /proc/driver/cciss/cciss0

目前先寫到 boot.local 試試!
不行的話,就真的要自建 rc.local 了.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小心!新流感



今早看到教育部公布,說即日起要求各教育單位,
各級學校、幼稚園、補習班暑期課程,學生入班前須先量體溫!

我這做父母的,得小心再小心啊!
而出遊的計劃,也最好重新評估一下囉。

教育部H1N1新型流感防疫專區

搜尋此網誌

本站大事記

這個部落格(網站)內容以分享LINUX和延伸出的技術文章為主!
特別是為了工作和進修需要,搜集了不少網站連結。
希望對來這裡觀文的朋友們,有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或文章。
但這裡的文章中,也包含個人的心情扎記和隨興言談……
若是當中沒有對上你的口味,請多包涵!

原「琳娜絲與希斯寇的邂逅」,改名為「愛上琳娜絲」!

原「琳娜絲與希斯寇的邂逅」,改名為「愛上琳娜絲」!
--原序文--
就是當LINUX遇上CISCO啦!他們的結合還能作什麼事…不就是讓這個世界的網路,串…串起來啊…不然你們那能上這網站看部落格!